旗桿旗座

陳德幸洋樓


人去樓空,唯有大狼狗守護著!


 
建於1926 年,旅居星洲的陳德幸,開碧山洋樓風氣之先,親自選材督工,於村口興建自己精緻的樓仔厝,為金門島東邊最早興建的民居。建築平面格局為兩層出龜洋樓,本體牆身一樓為磚砌,二樓抹灰,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,山頭裝飾有傳統生肖圖案,圍牆有一半坍塌,但洋樓本身牆面保存完整。

為了增加空間使用,陳德幸洋樓,將二櫸放在後方,亦為中西合璧的傑作,改變原有傳統建築的空間格局。東櫸頭為廚房,西櫸頭為書房,中平屋為餐廳,有單扇後門,寫「藏書教子孫」,以此而知其對子孫教育之重視也。  
建物門面有出龜形式的外廊,山頭裝飾並有傳統十二生肖的圖案。
是隻大狼狗看守著,跟這大狼狗,套了套交情,隨意替他起了個名字,叫了牠幾聲,大狼狗也胡亂叫了幾聲之後,也乖乖的窩在地上看我拍照!但還是很小心不敢靠近牠的勢力範圍之內。


出龜形洋樓就是指正面有凸出建築年陳德幸遷臺,這棟洋樓因年久失修,人去樓空之後,雜草蔓藤占據了洋樓好長一段日子,機乎快看不見洋樓了,還好之後有整理過後,小小恢復了一下洋樓的整體情況出來。

陳德幸先生,生於清光緒十五年(1889),年輕時赴新加坡在陳睿友先生「金和美」店內工作,做事認真,善盡職守,勤儉粒積,平時熱心公益,重視教育。民國十七年返回碧山村,興建此一古樓。
山頭上面的泥塑 
有牆身上面有各式各樣的動物泥塑
似乎鐘情於獅子,有很多不同的獅子出現在牆上

名稱:陳德幸洋樓

古蹟類別:歷史建築

種類:建築物類

公告文號:府教社字第092001570 號

公告日期:2003/03/31

行政區域:金門縣 金沙鎮

地址或位置:三山村碧山-號

定著土地之範圍:碧山段1438-0000地號

指定理由:1.具歷史文化意義足以為時代表徵者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具有建築史上之意

法令依據:文化資產保存法

創建年代:日昭和年間 (1926)

所有權屬:私有

是否開放:是 (雖然有寫開放,但有大狼犬一隻,請小心靠近)

是否收費:否

 
陳德幸古樓 2007/3/18作者陳怡情
碧山洋樓之一  

      在本村西南方入口處,有一棟屋頂坍塌,樹生樓頂,長滿野草的古樓,因為造型典雅美觀,經常吸引諸多慕名前來讚嘆拍照。  

        此樓建築者為陳德幸先生,生於清光緒十五年(1889),係陳睿友先生之堂弟,年輕時赴新加坡在陳睿友先生「金和美」店內工作,做事認真,善盡職守,勤儉粒積,平時熱心公益,重視教育。民國十七年返回碧山村,興建此一古樓。基造二樓,形式優美,樓前中凸半環形,樓後有蓋兩櫸中平屋,東櫸為廚房,西櫸為書房,中平屋為餐廳,有單扇後門,寫「藏書教子孫」,以此而知其對子孫教育之重視也。  

          陳睿友先生逝後,陳德幸先生受其嗣之重託,返金籌建「睿友學校」工作,至民國二十五年竣工,隨即與集美學校董事陳村牧先生洽商,聘集美高材生王國禎先生任校長,教員遴選本村陳振坤先生,及陳安補(瓊華)等擔任,瓊華係本村陳文浦與旅星陳文練之妹,嫁於西園村黃奕金為妻。睿友學校於是立即招生開辦,不收學費,碧山與鄰村學童同等受益。至民國二十六年農曆九月廿三日,金門被日本侵佔,校長與教員均逃避居住大陸,睿友學校由此停辦,陳瓊華轉往新加坡任教,而陳振坤先生,亦在大陸任教,於民國三十年左右,在大陸因病,英年遽世,時約卅歲。  

        當金門淪陷時,陳德幸先生亦挈眷逃至廈門轉住鼓浪嶼,斯時部份縣民滯留大陸,分徙於同安、南安、大嶝、廈門、鼓浪嶼等地。日久難民生活困迫,急需救助,事為華僑富商獲悉,熱心捐款,欲予救濟,並委託旅僑瓊林蔡承堅先生,亦名良標,全權處理工作,但需金籍人士協助,得知陳德幸先生,平時熱心公益,樂善好施,現正居於鼓浪嶼各國之租界地,若得此人才,將有利工作,時廈門亦被日本佔領,但無權幹預,於是蔡承堅遴選陳德幸先生為專員,在唐山負責救濟難民工作,當時並獲美國贊同及資助出入大陸,只要懸掛美國國旗之船隻,日本不會幹預。陳德幸先生不負所託,歷經數載,不辭辛苦,跋涉奔馳於吾金離散難民之住地,而給予救濟,有此良好精神,令人懷念敬佩。嗣後因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,南進侵佔南洋群島,以致失去資助,無法再繼續救濟工作,終於被迫結束救濟工作。  

        陳德幸先生之後亦由鼓浪嶼返金定居,民國三十五年春,碧山陳氏族長陳睿漳(1867~1946)先生謝世,之後由陳德幸先生接任族長,至民國四十五年間,因為與妻女遷臺而止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麻豆文旦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rolyss37k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